1、僵化的经济机制:计划经济的要害是资本官僚化!
前几天,看了崔健的演唱会(线上),老汉年轻时,最喜欢崔健的那句歌词,“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因为在大海那里,有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
回顾历史,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生活总是不太美好,社会总是不很理想。很大程度和经济体系的资本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关,资本帝王化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资本权贵化的要害不是人与人之间有差别,而是社会的某些特殊利益群体利用阶层的分化、阶级的分化,拥有了特别的力量,使大多数普通百姓不能通过正常的努力争取正常的经济权益。
辛亥革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中华大地诞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看看开国元勋们在民国初期的制度设计,我是叹为观止的。方方面面、细致而微,考虑不算不周全,可惜,再好的设想,不能落地,就是空想,没有实际意义。
无奈英雄遍地,豪杰丛生,“精英辈出”,军阀混战,文的、武的,大人物太多,于是中山、世凯、北洋三杰、南渡北归……,一部民国前史,就没个消停,依然是大人物(权贵)们的天下,与普通百姓无关。
好不容易有了国民政府,日本人又打了进来。八年(不好意思,写得习惯了,应该是十四年)抗战,终于赶走了日本人。内战又起,直到把老蒋赶到了海岛,一直没站过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民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打来打去”的历史,先是自己人打,后是和小日本打,接着自己人继续打,几十年就这样又被打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普通老百姓是颠沛流离、民不聊生。
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不是“打来打去”,是和平年代,平民百姓有没有好日子?我看依然没有。
因为还是“大人物”的时代,与百姓无关。“思无邪,一言以蔽之”,民国前史,是一部资本权贵化的历史;民国后史(特别是抗战后),是一部资本官僚化(今天要聊的重点)的历史。
躲过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刚躲过资本帝王化的封建制度,没能躲过它的两个兄弟,资本权贵化和资本官僚化,旧社会,中国老百姓的命就是这样苦!
我们小时候,接受红色教育,最早听到的就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看过“觉醒年代”,就理解了伟大领袖的英明之处,把“五四时期”提出的要推翻的压在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帝国主义”、第二座“封建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之外,又补充了需要推翻第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
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国民党占据大陆时期,从来没有搞过真正的资本主义,而是搞的“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先生的失败还是因为实行了错误的资本形成机制:资本官僚化。
为什么人民大众不喜欢国民党?国民党为什么被赶到小岛去了?原来,国民党的失败,有深刻的经济学原因。
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什么还是经历一段普通百姓并不好过的年代?就不得不谈到一个关键的名词“计划经济”。
前面屡次提到计划经济思想,从本人的口气体会,一直是不屑的,持否定态度,强烈不满的。
十冬腊月喝凉水,点点滴滴记在心,因为老汉亲历了“那个年代”。时过境迁,许多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曾经刻骨铭心的时代,其实它并不遥远,只不过弹指一挥间,区区四十几年而已。
如今人们谈起那个时代,只能通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来了解,可能想起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不少人想回去的“春天里”。似乎那时除了物质匮乏,一切都无忧无虑,人们生活的充实美好,有理想无物欲,与天堂非常接近。
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学习、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我说的不算,喜欢那个年代的“一些人”说了也不算,在中国,还得听共产党的。
提到“那个年代”,谈到计划经济,说到资本官僚化,不得不讲一个奇人的故事,那可是曾经不可一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红色才子”(“四人帮”的军师)张春桥。
“张才子”牛到什么程度?一张片子(名片)上来,可能就会亮瞎你的眼,吓破你的胆,没有一点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你还真受不了。
官至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党政军一把抓,不是天才,至少也是全才,曾经是接班人的“备胎”,套用现在的级别,那就是妥妥的“正国级”。
不懂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某些人,说共产党打了最高级别的有周永康、令计划、薄熙来等新的“大老虎”。那都是“小虾米”,“张大才子”是绝对不会输给他们的,别说还有大名鼎鼎的“王副主席”了。当然,“王副主席”还得听“张大才子”的。
谈到计划经济,“张大才子”即使算不上顶层设计的“总设计师”,至少是“首席参谋”,喜欢鼓吹僵化的“计划经济”的有些人,真的应该学学“张大才子”的思想,肯定受益匪浅。
先要谈谈“张大才子”发迹的历史背景,江山打下来了,新的政权成立了,如何建设一个全新的国家,成了棘手的问题。因为战争和建设是一对矛盾,一个管破,一个管立,破的高手,未必是立的能人。
在1950年代中苏关系没有破裂之前,最早是一切听“老大哥”的,没想到好景不长,双方交恶,今后的道路怎么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再也找不到方向了,正在迷失方向时,“张大才子”应运而生。
文人出生的“张大才子”,思想深刻,的确非常人能比,红色江山刚打下,他就开始一直担心红色江山会变颜色,到手的胜利的成果可能再次失去,提出如何保证江山一直红遍的问题。
不知才子是真糊涂,还是假装糊涂,为了用糊涂捞世界(并非个别现象)。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还是相信他是出于真心的,不是糊涂的吧。1958年,张春桥出台了发家之作《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引起了高层的注意,从此声名鹊起,鸿运当头,官场得意,直到前面的讲的“大红大紫”。
张春桥的理论推理其实非常简单,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只要不消灭任何形式的私有经济,资产阶级就有可能再产生。因为只要有小生产,就会有资产(前面谈到的资本);有资产,就会产生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就会产生资本主义。
于是,只要不消灭任何形式的私有投资,资本主义就复辟了,红色江山就会变颜色,胜利的成果就失去了,一切就竹篮打水一场空,总之就是革命玩完了,又要革命了。
因此,为了不再折腾,不再进行一次新的革命,那就要继续革命,一天不继续革命,就要再革命,只要再革命,前面的命就白革了,还不如继续革命,有没有像绕口令?
绕来绕去,大家都被“张大才子”绕进去了,于是,全党、全国就一起“不断革命”、“继续革命”,革命者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全国最后搞了“大革命”。
依据张春桥的基本理论,全称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只能实行计划经济,除了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态,不准有任何形式的私有经济。
当然,更谈不上资本,谈不上投资,谈不上财富。所有的个人,只准消费,不准投资,朋友们自己简单想象一下,私有经济都没有了,中国会怎么样?应该就明白张春桥的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了。
到了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了,私有经济都没有了,只存在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态,而且,集体经济还是过渡形式,最后也要改变为国有经济,让国有经济一统天下。
国有经济由谁来管理呢?经济又不会自行运行的,必须有人来管理。谁来管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来管理。
各类行政管理部门就成了资本形成机制的主要责任人,经济资源(没有财富了)主要由行政官员掌管和控制,谁来投资由行政官员审批决定,投资方向由行政官员决定,投资效率由行政官员的能力决定。
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高度行政化,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形成机制:一切都由行政官员说了算。
本人又要小心地问一句,手里的权力大了,掌控的资源多了,行政官员和行政官僚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原来,这就是腐败的基础。为什么提出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就是要从根子上摧毁腐败的基础。
计划经济的要害不是“计划”两字,任何经济体系不能够完全脱离经济计划。计划经济的要害是资源配置体系出了问题,是资本形成机制出了问题,是实行计划经济必然导致资本官僚化,是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僵化,是阻碍经济正常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长期实现计划经济,才是白白地进行一次人民革命,把我们已经推翻的第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请了回来。
以史为鉴,认真分析一下“前苏联”垮台前,“勃列日涅夫时期”形成的资本官僚化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就会明白,计划经济的本质就是僵化,而僵化的根源是资本行政化、资本官僚化。
只要实行计划经济体系,必然导致资源错误配置,投资审批导致大规模贪腐,投资方向不符合市场需求,投资过程效率低下。我们说的直白点,计划经济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障碍,有百害而无一利。
朋友们,千万别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找出路,别在五千年封建制度中找出路,别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找出路,俱往矣!封建制度的本质是资本帝王化,醒醒吧!那里没有出路。
同样,也不要过分渲染“民国情怀”,民国前期是资本权贵化,后期是资本官僚化,也不是什么好的经济制度。
当然,也别到“张大才子”的计划经济中去找出路,那里没有出路。“张春桥们”的一场折腾,把我们国家搞到几乎没有东西能再折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也是史无前例的。
还好,某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张春桥们”和夫人等被一把逮了起来,终于给那个时代划上了句号。
到此为止,我们分析资本国家化的三种具体形式,总结一下,资本国家化的要害是极少数人控制了资本形成过程。极少数人不可能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最后还是代表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由国家机器控制资本形成的过程,资本国家化的投资形式,必然被更为合理的其它资本形成过程所取代。
我们要寻求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就要展望未来,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找出路,在经济体系全球化找出路,在全面工业化中找出路,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找出路,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资本创新中找出路。
上一章节要点:
1.资本帝王化, 封建制度。
2.资本权贵化, 贵族阶层。
3.资本官僚化, 计划经济。
2、春天的故事: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资本产业化机制)
197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对于我个人,自然是至关重要的。那一年,通过高考,我从一个“小青工”变成了“大学生”,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读本科,开始了新的人生。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般,我们把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起点,会议于1978年底召开,所以,改革开放的实际启动已经是1979年了。
有一首歌,叫“春天的故事”,其中的第一句就是“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就是“那一个春天”,真正结束了“那个年代”,我们国家从此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作为一个当时多少参与了一些经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论证的过来人,有责任给年轻的朋友谈谈那段“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历。
许多我的“同龄人”,至今依然怀念“八十年代”,天空是那么晴朗,空气是那么清新,人的思想是那么的自由,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前途充满了希望,那是一个有活力的年代。
想理解“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可以去听一首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你能体会,“春天里”的“青春”的力量和朝气!
当时,我们一直在想,同样的中国,天还是同样的天,地还是同样的地,人还是同样的人,为什么一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所有的一切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讴歌“改革开放”的政策,可以用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欢天喜地、焕然一新等各种有点“过分”的形容词。
因为,原来没有吃,现在吃饱了,居然连粮票也取消了;原来没有穿,现在穿暖了,居然连布票也取消了;原来没有日常生活用品,现在的商店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居然连供应券(全称:工业品供应券)也取消了。
不仅如此,历来是“有钱人”才有可能买得起的奢侈品,冰箱、彩电、洗衣机也加入了寻常百姓家;家里居然还会有家用电话、手机、电脑;更别说普通百姓家里居然有汽车。
所有的一切,对每一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普通人,绝对是出乎想象、超乎想象、无法理解,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可以自信?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道路走对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因此,广大普通老百姓拥护党。
老汉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从内心拥护“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如果可以,不仅举双手,双手双脚一起举!
从经济学和经济活动的本质分析,改革开放的最重要内容,不是我们在表面上看到的经济快速增长,而是中国的资本形成机制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理解了这一点,你的经济学算是学到了点子上了。
强化一下作为“经济基础的平方”的“资本基础”的概念,“资本基础”是“经济基础”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上层建筑)。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资本形成机制,客气一点,可以说是资本行政化,其实就是资本官僚化。不过是一个现象的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一回事,落后的资本形成机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从根本上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最大变化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全新的政策、措施、手段、方法,突破了原有的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彻底解放了生产力。
仔细分析,在改革中,“资本基础”有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约束,新的资本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资本产业化”,也就是产业资本在产业投资和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慢慢成为最主要的投资力量。
原来,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经济体系的根基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全新的资本形成机制:资本产业化。资本产业化的“资本基础”,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一个“春天”、一个新时代。
具体讲,改革开放以后的最最重要的变化,是投资合法化,在“四人帮”把持的计划经济年代完全不允许的私人投资者、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为一种合法的,甚至得到鼓励的行为。
投资合法化以后,各类投资者进入产业投资体系,形成了原有的国有投资者、新增加的民间投资者、外国投资者一起为主要投资主体的“全方位的资本形成机制”。
中国的经济体系的“资本基础”,不再是资本帝王化、资本权贵化、资本官僚化,而是资本产业化。
原来,改天换地的变化、超乎想象的变化,都来自一个根本的变化,资本形成机制变了。 “基础的二次方”、“经济基础”的基础变了,基础变了,就是根本性、决定性、革命性变化,于是,一切都变了!
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这是为我们设计“春天”的“老公民”最重要的政治遗嘱,最好不要忘了它,如果我们忘了,会犯历史性错误的。
朋友们,特别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的朋友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老公民”的三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就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提高”。
如果真的忘了,老汉提醒大家一下,“缺吃少穿、啥也没有”的苦日子会“从头再来”。
补充几句话,有些朋友可能有疑问,老头把“改革开放”说的“花好桃好”,好像天堂一般,难道“改开”就没有问题了?“改开”就完美无缺了?
建议有这些疑问的朋友复习一下前面曾经提过的关于“充分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改革开放”是“春天”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不可能没有问题的,不可能完美无缺的。这个世界没有“充分必要条件”,没有天堂,没有完美无缺,只有“实事求是”的现实。
至于“某些人”认为,“改革开放”再好,我们就是不喜欢;“春天”再好,我们就是喜欢“那个年代”。
请允许老汉不回应了,因为,再好也不喜欢,这是“抬杠”行为。生命很宝贵,怎么可以把时间浪费在和“杠精”们“抬杠”上。对于“杠精”,只回应两个字“呵呵”。
要点:
1.改革开放前,资本行政化,僵化。
2.改革开放后,资本产业化,活力。
3、资本产业化中创业的基础条件:有能力、有精力、有财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每次听到,就心情愉悦、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常人,谁不喜欢“春天”呢?
但是,现实世界里,没有“充分必要条件”,没有“完全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
透过现象看本质,“改革开放”政策,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了原有经济机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本身并不会突然迅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变了,资本形成机制从资本官僚化转变为资本产业化。
相比以资本行政化为基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产业化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无数弊病,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
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出现新的矛盾,世界就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资本产业化依然存在内在的、自身无法克服的新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在资本产业化条件下,适合进行产业投资的投资者只是少数人、只有少数人,绝大多数普通民众、一般老百姓都不适合成为产业投资者,参与产业投资。
必须强调,根据前面的标准定义,产业投资者,本质上应该是创造者,而不是投资者,产业投资应该“投”和“创”分离的,其主要功能是出力投资,进行创新、创造活动,而不是出钱投资,也就是出力不出钱。
出钱投资是只出钱、不出力的金融投资者的主要任务,这是现代投资体系,现代资本形成机制的主要特征,只有符合出钱不出力的条件,才能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真正的投资者(后续讨论)。
但是,在资本产业化阶段,产业投资的主流还是“投”和“创”不分、又“投”又“创”、又出钱又出力的投资形式,所以我们依然称他们为产业投资者,不是创造者(很重要)。
因为“投”和“创”不分、又“投”又“创”、又出钱又出力的依然是产业的主流投资形式。产业投资人需要一些基础条件,没有这些基础条件,就无法进行产业投资。
于是,资本产业化条件下的产业投资成为少数人的事业,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被排斥在产业投资活动之外。这是资本产业化的根本缺陷和最主要的局限性,因为任何国家的产业投资不应该是少数人的事业,把社会的广大民众、普通老百姓排斥在外。
资本产业化条件下,能够参与产业投资,成为创业者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三个:有能力、有精力、有财力,简称为“三有”。
无论是个人创业(传统形式),还是团队创业(发展趋势),要想创业成功,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精力、足够的财力。
第1个条件是有能力。
价值投资就是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创业成功的基础也是确保资本的有效性。“有效性”就只有三个字,但是,要做到这三个字,并不是容易的事,从古到今,人类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所有努力,也就是为了这三个字。
什么叫有能力?就是具有有效投资的能力。管好资本,把控资本,驾驭资本,就是有能力;不能管好资本,不能把控资本,不能驾驭资本,就是没能力。
首先,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必须有好的资本(三类九种)投入,有好的“短期资本”,好的“长期资本”,尤其是好的“永久资本”。
其次,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还必须保证以可以控制的成本获得“好的资本” ,投资活动是要讲“投入-产出”效应的,资本好,未必可以保证以合理的成本获得。
经典投资教科书,厉害的投资大师,经常会讲,好公司往往不是好投资,因为估值太高;差公司反而是好投资,因为估值合理。
第三,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还必须有效控制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特别重要,后续讨论)。
本人经常强调,“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好公司!”,因为只要是传统的产业投资(资本产业化),就不可能彻底消灭非系统性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不发生,都是好公司,投资风险一发生,再好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了。
最后,把控和衡量产业资本的有效性,只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就是在投资中,是否能够产生超额利润。能够产生超额利润,就是有效投资;不能产生超额利润,就是无效投资。
投资的有效性,就是“有能力”的体现,如果要真正理解什么叫“有能力”?可能需要把本人的财富自由谈和后面还会继续讨论的中间与企业有关的部分全部都好好看一下了。
无论是个人创业(传统形式),还是团队创业(发展趋势),要想创业成功,能力建设无论如何是第一位的重要内容,
没有能力去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能力的资本,就是无效资本,就是形成了,也没有意义,甚至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其实是败家子,实体经济也会出败家子的。
第2个条件是有精力。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许多人为什么不能去创业?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养活自己,甚至还要养家糊口,除非不成家,做“单身贵族”。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你把主要精力用在获取稳定收益,养活自己和养家糊口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再有时间精力去创业了,这就是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最后没有选择创业的基本原因。
他们不是不明白,只要去打工,就不可能战胜“平均数”,只有投资,才能战胜“平均数”,只有创业,才能战胜“平均数”。
但是,身不由己,绝大多数人的客观条件决定,一心不能二用,一身不能二用,最后,只能走养活自己、养家糊口的道路,因为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创业。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有能力,可能还有时间和精力。但是,根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他们的基本人生定位就是出钱投资,做金融投资者,主要在金融市场搞投机,做金融市场的冲浪者,弄潮儿。
有精力的第二层含义,不是指没有参与产业投资的普通老百姓,而是指已经参与创业投资的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价值投资,进行有效率的投资。
在个人创业中,有精力是指创业者,也就是企业的老板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企业的所有事务,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常人每天的时间就是24小时,不会因为是老板就会有48 小时。
当企业的事务需要处理的时间,超过老板们可能有的最长工作时间以后,老板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必须处理的事务了。
本人经常讲,老板忙了,企业完了,就是这个意思。老板们往往会反问,当老板有不忙的吗?但从来没有反思,这么一忙,可能已经突破了企业的“精力极限”,长此以往,企业一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突破个人创业的“精力极限”的方法是团队创业,团队可能有的时间和精力大于个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团队创业的投资形式。
但是,必须指出,即使是团队创业,也会出现“能力极限”和“精力极限”,因为,任何企业不可能具备可以从事各种不同行业的能力和精力。
前面强调,每个企业应该专注“老本行”,不要轻易跨行业投资,主要就是指跨行业投资往往会突破企业的“能力极限”和“精力极限”。
想一想恒大,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几乎可以说是“No1”,跨界经营以后,造水、造车、养足球队,就可能不再是自己的强项了,出现了“能力极限”和“精力极限”。
本人一直强调,所谓“产业多元化”是一个伪命题,一般企业,可以作为投资者(出钱投资)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但是,轻易不要作为创造者(出力投资)进行跨界经营,多元化经营。
第3个条件是有财力。
当然,光是“有能力”、“有精力”,不出现“能力极限”和“精力极限”,也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第三个条件,有足够的财力。
许多企业出问题就是因为财力出了问题,什么是财力?就是持续的现金流,扎实的财务基础,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现金流不断,财务基础良好,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财务是一种软实力,离开了财务的软实力,企业是无法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一直强调,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资本管理,而资本管理就是解决财力问题,解决资本形成问题。
企业的财力,当然可以是内部资本,但是,仔细分析全球资本的发展史,个体资本支撑一个产业时代;集体资本支撑一个产业时代;社会资本支持一个产业时代。资本不同,产业就不同,人类的产业史,本质上就是一部资本史(后续讨论)。
现代社会,已经到了社会资本支持的时代,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本的支持,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财力问题的。
当前,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资本支持的问题。
无论解决短期困难,还是企业长期发展,都必须解决资本形成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用社会资本做产业,而不是用内部资本做产业的问题。
在解决企业“有财力”,最主要关注两个基本点。第一,资本来源,也就是,资本是如何形成的。第二,投资的有效性,也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如何。
产业投资必须具备“三有” 的条件,考虑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具备产业投资条件的,只是少部分人。同时,还有不少具备产业投资条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进行产业投资的人,“三有”人员是社会的“另类”,是一小部分人。
不具备“三有”的其他人,就属于“三无”人员。无论是因为客观条件,没有产业投资条件的大多数人,还是具备产业投资条件,但不愿意进行产业投资的一部分人,“三无”人员是社会的主体,是大部分人。
依据这一点,很快可以推论,尽管资本产业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优于资本国家化的资本形成机制。
但是,在资本产业化条件下,可以进行实际产业投资的只有少数人,属于“小众”群体,绝大多数普通“大众”被排斥在资本产业化过程之外。这种形式的产业投资机制,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性缺陷”,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要点:
1.有能力,投资有效性。
2.有精力,时间和精力。
3.有财力,足够的资本。
4、资本产业化的局限性之一:社会的产业资本总量不足
资本形成机制是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处理投资来源、投资过程、投资方向、投资效率等相关问题的体系和制度。不同的资本形成机制,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导向、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方法,自然形成不同的结果。
资本产业化的投资机制,克服了资本国家化的种种弊病,使人类的投资活动和经济活动出现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是一种历史性的社会进步,使人类文明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产业资本的形成,需要三个基础条件,有能力、有精力、有财力,只有“三有”人员,才有可能用自己的钱去做产业资本,参与资本产业化过程。
其他人由于不具备“三有”的基础条件,即使愿意参与产业投资,也一定会投资失败。失败了,也就事实上退出了实际的投资过程。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只有少数“三有”人员,主要是具备创新(创造性劳动)能力,可以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本创新的专业人员。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属于“三无”人员,事实上被排斥在产业投资过程之外。
由于可能参与产业投资的社会成员总是少数,不可能参与产业投资的社会成员总是多数。“资本产业化”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性缺陷”,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资本产业化的第一个局限性表现为全社会资本总量不足,整个社会所积累的绝大多数财富无法进入产业投资领域。
原因已经说明,只有“三有”人员,才有可能用自己的钱去创业,形成产业资本,参与资本产业化的投资过程。“三有”是“小众”群体,整个社会中是一小部分人,所占比例不大。仅仅用他们的所积累的钱进行产业投资,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经济体系所需要的投资总量的。
对应“三有”人员的,就是“三无”人员,是大部分人,所占比例极大。如果可以用他们所积累的钱进行产业投资,完全可以满足整个经济体系所需要的投资资金。而问题的关键是,因为“三无”的基本特点,恰导致他们的绝大多数主流资金、财富积累无法用于实际的产业投资,无法参与资本产业化。
仔细分析,“三无”人员的钱,主要可以分为劳动钱、保障钱和财富钱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劳动钱。
“劳动钱”是整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也就是中低收入的“打工者”所积累的储蓄,可以说是从牙缝中省下来的“血汗钱”。
普通底层老百姓是社会的主体,因为从没参加过投资,成为“投资者”,也从来没有参加过创业,成为“创造者”,他们的收入来源于打工。收入本来就不高,靠减少消费、节衣缩食节约下来的钱,没有承受高风险的可能性。
因为风险不匹配,“劳动钱”无法参与投资风险很大的产业投资,主要在做“四大理财”,一定记住,是理财,不是投资。
依据“劳动钱”的风险特征,无法用于产业投资,第一部分“三无”人员的钱-劳动钱,与产业投资无关,不能形成产业资本,参与资本产业化。
第二,保障钱。
“保障钱”,已经不是指中低收入的“打工者”所积累的储蓄,而是指“打工者”中的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一点的专业技能的、收入相对较高的“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在收入中所积累的财产,本质上是一种“保命钱”。
之所以区分“劳动钱”和“保障钱”,是因为中低收入的“打工者”和收入相对较高的“打工者”,尽管都属于“打工者”,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劳动钱”往往是在基本消费都没有得到满足,通过减少日常消费节约下来的,所以说是牙缝中省下来的,可以说是“血汗钱”;“保障钱”一般是在基本消费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为了养老、教育、医疗、失业等保障性需求而积累下来的,也可以说是“保命钱”。
“劳动钱”一般属于“储蓄”性质,而“保障钱”可能已经带有“资产”属性。
必须指出,尽管已经是收入相对较高的“打工者”,可能已经带有“资产”属性。社会上的“保障钱”,因为已经有各种未来消费的安排,只是消费的时间未到,同样,不可能参与投资风险很大的产业投资。
这部分“打工者”中的一部分,可能具备参与产业投资的条件,“有能力”参加创业活动,但是,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了不参加创业,放弃了成为“创造者”的机会。
既然有可能,也已经放弃了参与产业投资的机会,这些保障钱也无法用于产业投资,第二部分“三无”人员的钱-保障钱,又与产业投资无关,不能形成产业资本,参与资本产业化。
保障钱和劳动钱一样,主要在做“四大理财”,所谓“四大理财”是指,第一,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获得最低收益的利息;第二,买银行出售的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第三,个别灵活一点的普通老百姓,自己投资做股票,这就是不断成为韭菜的中国股民的社会基础;第四,也有不少人,在炒房子。
其中,劳动钱以第一和第二两种形式为主,基本属于储蓄形式;而保障钱除了参与第一和第二两种形式的储蓄,也有一些人参与第三和第四两种形式,带有资产投资性质。
第三,财富钱。
“财富钱”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曾经的“投资者”和“创造者”的财富积累,一般还必须是成功的“投资者”和“创造者”,他们的钱实际是一种“发财钱”。
这些成功的投资者,有些是早年出钱投资成功的,90年代通过炒股成功,00年代通过炒房成功,10年代通过股权投资成功,也就是通过出钱投资,成为资产投机的成功者,是成功的“投资者”。
另一些是创业成功的人,早年创业,现在人到中年、老年,能力、精力都在下降,适可而止,见好就收,退出江湖,从实体经济中间退出来了。这些是通过出力投资,成为实体创业的成功者,是成功的“创造者”。
投资成功、创造(创业)成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又有强烈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不再追求高收益的投资目标,而是以低风险为投资底线。把主要资产放在安全性、流动性比较强的金融资产上了,用金融资产进行“资产配置”,是“财富钱”的主要形态。
由于是以金融资产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内容,财富钱也不能大规模地参与产业投资,这些发了财的“三有”人员,主动选择从产业投资中退出,成为“三无”人员的一部分。
根据前面的人生定位分析,这部分人的财富,就是因为他们最早加入了投资的行列,要么出钱投资,要么出力投资。因为参与投资活动,一方面,成为了中国经济列车的动能,另一方面,也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
现在,功成名就,改变了原来高风险的投资风格,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力军。第三部分“三无”人员的钱-财富钱,又与产业投资无关,不能形成产业资本,参与资本产业化。
平民百姓的“四大理财”、财富阶层的“资产配置”的投资对象都是什么?都是金融资产,而不可能是产业资本。这样,大家基本就能明白,无论是一般的普通“三无”人员,还是成功的“三无”人员,都已经不再直接进行产业资本投资,开始远离实体经济投资。
又要提醒一下,经济学四个环节:投-创-分-留,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循环的流程,经济体系才能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幸的是,在资本产业化背景下,投-创-分-留的循环流程出现了一种背离,具体讲,就是“留” 转化为“投”的环节出了问题,出现了“滞留”现象。
究其原因,是因为“留”的主要是“三无”人员,因为不同的原因,他们是“留”了不“投”,“劳动钱”、“保障钱”、“财富钱”等三种“三无”人员所积累的社会财富,都离开了经济体系的体系内循环,进入了体系外循环。
“投”的主要是“三有”人员,因为总数太少,即使他们“留”了全“投”,始终坚守在经济体系中的体系内循环中,不参与体系外循环。只可惜,独木难支、孤掌难鸣,“三有”人员可以掌控的资本总量依然远远不够。
“留”的人不再“投”,“投”的人“留”了也不够,客观上使产业资本投资总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了资本产业化的本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后,在资本产业化的基础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一个又一个国家,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成绩令人瞩目。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多年来,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始终没有得以根本解决,一直出现一种不健康的循环模式。
如果用人体的血液循环体系来形容全社会资本总量的形成过程,实体经济体系的血液循环是动脉系统,实体经济体系以外的血液循环是静脉系统,人体的心脏负责把静脉系统的血液输送到动脉系统。
在资本产业化条件下,缺乏负责把静脉系统的血液输送到动脉系统的心脏功能(剧透,其实是“现代金融体系”,后续讨论)。因此,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形成了自循环体系,各自为战,谁也不管谁,谁也管不了谁。
动脉系统就是实体经济体系,静脉系统就是现有的财富保持体系。动脉系统的血液总量有限,总是不够;静脉系统有充足的血液,但是,因为静脉血液的基本特点(含氧量不足),无法输送到动脉系统。
只有形成有心脏功能的“现代金融体系”,才有可能通过心脏赋能,增加血液含氧量,把静脉血液转化为动脉血液,解决血液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确保动脉系统所必需的含氧量。
如果没有心脏功能,即使打破各自为战的两个循环体系,把静脉血液强行输送到动脉系统,也会因为含氧量不足,引起生命危险。
当务之急是及早建立正常的心脏功能,也就是现代金融机制,否则,静脉有血,动脉缺血的局面不可能打破!
原来,实体经济企业长期发展的真正“痛点”,不是市场低迷,不是成本太高,也不是企业家和创业团队不够努力。
实体经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真正“痛点”,是资本产业化条件下的资本形成机制,首当其冲的是整个社会的产业资本总量的不足。
要点:
1.劳动钱, 一般型“打工者”,节约,储蓄。
2.保障钱, 能力型“打工者”,保障,资产。
3.财富钱, 各类型“投资者”,投资,资产。
本文作者:傅连康院长
- 2022-05-16院长之声|经济学(九)
- 2022-05-16院长之声|经济学(八)
- 2022-05-16云课堂|金岩石:股市投资分析
- 2022-05-07院长之声|经济学(七)
- 2022-05-07院长之声|经济学(六)
- 2022-05-05院长之声|经济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