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有意义吗?如何去学习经典呢?经典能创造价值吗?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说:“这么多年来重复看,不断看的书是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佛家的佛经,这些书是我受益最深,这些内容才是真正的人类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有儒释道与兵医史不同方面的经典。记得国学大家南怀瑾老师曾说:“儒家就是中国的精神食粮,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生病要找道家,道家就是中国人的药店,佛家就是中国人的百货店,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国学经典的价值
儒、释、道
在《论语》第二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把一个人一生描绘的非常清楚,很有价值的生涯规划,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帮你设计好了。比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夫子提醒我们:人到三十岁时,就应该立志、立业,人生在某些行业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小有成就,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志向,到了四十岁时人生会有很多的诱惑,还是要围绕自己的志向去继续奋斗,不能被诱惑带着走,很多人因为经不起诱惑就迷失了方向,结果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一生一事无成。
方太集团茅忠群校友以儒家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用仁爱思想开发新的产品,同时每天早上花15分钟员工大声诵读《论语》、《大学》或《中庸》,方太集团已成为高端厨具的领导品牌,年销售收入已超百亿,坚决不上市,打造百年企业。
在儒家文化中《易经》揭示宇宙运行的规律,八八六十四卦包含了事物的各个方面,五十而学易,有200多条成语出自《周易》,大有作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殊途同归、否极泰来、革故鼎新等,这些成语早就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当然《大学》、《中庸》、《诗经》等儒学经典也在指导着我们事业与生活。
儒学发展到明末出现一位伟大的新儒学代表人物:王阳明,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王阳明先生在教育学生方面有八字箴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特别是阳明先生《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把良知与格物进行了解读,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做事方式。阳明思想对日本的影响特别大,明治维新时期许多杰出的人才曾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道德经》是人生指导书、说明书,论述什么是道,在《道德经》中有73处讲到道,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又说:“道态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最后一章提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为结尾。同时《道德经》也揭示很多规律的内容,比如:关于用人方面的“善用人者为之下”,在领导力方面“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在企业经营方面我们杜惠鹏校友,专心研读《道德经》十余年,深刻领会到企业发展之道,注重技术研发,不断加大技术的投入,与日本多家大学合作地下防空技术,在工厂悬挂《道德经》八十一章所有内容,如果员工在规定的时间背会《道德经》还有5000元的奖励,他们公司开会更多是讲:圣人怎么说,怎么做。公司每年有几亿的销售收入,几千万的企业利润,成为地下防空行业的领导品牌。杜惠鹏校友说:“学习《道德经》最大收获是:不争。”
佛教是从印度传到我们中国的,通过中国人的不断翻译,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中国人自己的语言,让佛经讲汉语,就是禅宗,禅宗的十六字方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慧能口述《坛经》更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修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性中一份奇特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佛学儒学化的代表作,把佛性心性化、人性化,将印度佛教的真如、佛性、法性、如来等具有抽象性质转化为众生当下鲜活的人心。佛经讲因果、轮回、生死、戒定慧,戒什么呢?主要是戒分别心。当你人生遇到困惑时,迷茫时,看看《坛经》也许可以找到事业的动力,生活的希望。佛经就是中国人的百货店,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黄帝内经》与中医
中国人几千年来靠的中医,靠的是《黄帝内经》,治疗中国的疾病。中医治本,强调治未病。比如:现在社会上高血压、糖尿病,按西医的治疗标准,通过药物把你的血压、血糖的指标降下来,但是并没有解决你的根本问题;如果按中医的理论治疗,找出血压、血糖高的原因,对症下药(管住嘴,迈开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
可能辟谷就可以治疗好你的血压与血糖。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苏建诚教授是非常重视中医的,每年都要找中医号号脉,开点中药调理一下。因为中医能够治本,到医院检查不出来什么,指标正常,可是中医的号脉可以检查你的身体状态。人这辈子不但要有几个西医的朋友,更需要几位中医的朋友,当你遇到身体状况时,请教一下中医的朋友,也许给你一个比较好处理疾病的方式。
记得当我大儿子还小的时候,突然发现小便时尿出来血来了,当时我老婆挺紧张,赶紧去上海儿童医院去检查,医生的建议:马上住院,检查看结果。当时我老婆怀孕已经八个多月,当时我就请教一位对中医特别有研究的黄教授,黄教授建议:先让小孩多喝点白开水,同时:问一下小孩这两天的情况。暑假我老婆想让儿子去学游泳,但是我儿子特别怕游泳,当时教练就把儿子扔进水里面,由于受到惊吓而引起的小便尿血。黄教授说:让小孩这几天多喝点白开水,早点休息,看看小便的颜色有没有什么改变。几天过去,儿子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资治通鉴》与“看开”
以史为鉴,《资治通鉴》让你明白很多事情都是讲因果的,当自己失眠、想不开,睡不觉的时候,建议来看看《资治通鉴》里面描写250个皇帝,这250个皇帝在当时的时代都是很风光,当你睡不着时看看《资治通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么伟大的皇帝在书里也就一两页的篇幅,登基了,驾崩了,一生就过去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活在当下,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把视野提高点,自然就容易看得开,睡得香。
西方经典的价值
不能忽视西方经典。学术无国界,所有的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我们都应该去传承下来。西方经典中有柏拉图《理想国》,有十几亿信徒的《圣经》,还有弗洛依德《梦的解析》,犹太人《塔木德》,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这些经典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圣经》在全球信仰者的有十几亿人,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都会一手放在《圣经》,一手放在自己的胸口,发表就职演说。马云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已经看了六遍《圣经》,为什么要看6遍呢?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想要拓展全球化业务,对西方的人文、价值观要了解,便于开拓;二是可能前几遍也是没看懂,要多看几遍才会看得明白。不论是哪种原因,《圣经》这部经典对我们的启示都是非常大的,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信念与价值观。
在与我们高级经理SMBA课程四期胡成平校友(东升焊接集团)交流时,他们公司每人发一本《圣经》,每天学习《圣经》,同时也是用《圣经》的文化管理企业,员工都很谦卑,他们的企业也是越做越好了。我是在西安读书时接触到基督文化的,当时我在大雁塔附近的西餐厅打工,袁老板(西餐厅老板)是信仰基督教的,每天吃饭前都让我们去祷告,祷告好了才可以去吃饭,当时感觉还是挺麻烦的。习惯成自然,当我到上海打工时,从事销售工作,每天早上早会后提着货出去销售,其实心里还是有恐惧与不安的,我就在公交上不断祷告:希望今天能销售个好成绩,把货都卖掉。当你这样去做时,自己心态就会变得更好,你脸上的笑容也会更加灿烂,客户自然也会更相信你,你的货也会卖得更多些。
柏拉图的《理想国》涉及到了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理想国》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优生、节育、家庭解体、婚姻自由、独身、宗教、文艺、道德、教育、男女平等、参政、参军等,几乎每一个人一生遇到的问题,在柏拉图思想中都会有体现,哲学是所有智慧的源泉。《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代表作,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柏拉图天才般规划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本,也是马克思追求共产主义的源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们师徒三人哲学思想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后面哲学的发展就是对源头的解释与延伸。
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是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没有《梦的解析》就没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弗洛依德通过对大量临床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心理活动,而是愿望的满足,是潜意识中欲望在作祟。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梦到底怎么回事?到底现在是真实的世界,还是梦中才是真是的世界呢?《梦的解析》与《周公解梦》有什么不同呢?现代人越来越多遇到了心理疾病,抑郁症的高发。让我们一起翻开《梦的解析》去寻找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掌握自己。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剩余价值,阐述了资本运行的规律,工人阶级的圣经,作为企业家更应该是学习《资本论》,每当世界经济遇到问题时,大家就去翻开《资本论》寻找答案。2018年5月15日习主席在北京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思想家,当马克思30岁时与恩格斯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惊世界。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改变世界”。我们的道路:以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为底色,以改革文化与红色文化为主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共产主义迈进。
华为集团创始人曾说:“我们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学得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国际法律秩序及权力分配学,从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犹太智慧《塔木德》:和智者同行,必得智慧;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经典就像每一个人身体里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水),缺一不可,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学术无国界,让我们共同学习经典,感悟经典,运用经典创造无限的价值,经典让生活更美好。
本文作者:交大海外项目中心 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