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你近年好像比较低调,看不见你荧屏上的身影,大家都在猜易老师在忙什么。可看到央视一套每周四晚上十一点半播出的《一起聊聊》后,大家的感觉是易老师这次复出变化太大了。是想挑战自己吗?
易中天:谢谢你的评价,这说明节目达到了自己的初衷。对于我个人来讲,做这个节目的意义就是八个字:“非我莫属、刷新自己”。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样的词,在我这里是没有诱惑力的。当然,这档节目,目前只做到了“刷新自己”,还做不到“非我莫属”。革命尚未成功,诸君尚需努力,呵呵!
中国青年报:什么时候开始有当主持人的想法的?
易中天:做《百家讲坛》的时候我就想做主持人了,当时《百家讲坛》的制片人就说我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主持人。当时也有过一些策划,但没能实现。想当主持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没当过。我认为,如果谋生不再成为问题,你的人生就像进了超市,可以随便挑。想过平静的生活并没错,也不妨追求多彩多姿。
中国青年报:这些年大家给你贴了很多标签,但似乎大家所想象的易中天并不是真实的易中天。从《百家讲坛》到《一起聊聊》,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你呢?
易中天:如果一定要贴标签,那我就是“一个不能贴标签的人”。这话将来最好刻在墓碑上,哈!如果说哪档节目能全面展示自我,到现在还没有。连我都不知道我还有啥潜能,你们来发掘吧。
中国青年报:“民生类文化访谈节目”这个提法很新,应该怎么定位,你心里有没有理想的模式?
易中天:我们关心的是普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是草根的故事、心事、烦恼事。叫“民生类文化访谈节目”,实际上我们谈的不是民生话题本身,而是民生话题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我们刚录的一期,讲的是一个农民工离开河南去广东佛山打工,他面临的问题非常纠结:妻子艰难持家,15岁的儿子当了爹,家里需要他的支撑,可回去一家人吃什么?该不该返乡?节目现场,夫妻两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这个事我就说没有标准答案,这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两边的纠结分量一样重,只能服从最强烈的感情冲突。做这样一个节目其实是想告诉大家,人生要面临很多选择,你必须学会选择。出人生的道理,出价值观,这才是我们节目的定位。
中国青年报:印象很深的是《趁青春,折腾吧》那期里你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都说“青春无悔”,可你说对自己当年选择的10年兵团生活后悔了,为什么?年轻人在成长过程里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易中天:那期节目播出后很多父母看了以后对子女的自主创业改变了看法。作为我们这个年龄的过来人,你对年轻人说话要负责任。我跟他们讲,你可以选择,只要内心冲动尽管选,爱上哪上哪,年轻嘛有资本,来日方长,但是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第一你会遭遇很多困难挫折,会后悔,你自己选择的经历自己要埋单,另一方面,所有的挫折都是财富都是阅历,你也不会白折腾。
我觉得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成功学,而是挫折学、失败学,要不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遇到点挫折动不动就自杀了?你首先要告诉他们你没什么了不起,你摔个跟头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样他们的心理才会健康起来。
中国青年报:大家现在吃东西越来越纠结,因为能吃的越来越少,是不是我们看到的负面例子太多了呢?“舌尖上的良心”这期节目里“油条哥”、“烧烤哥”、“汤包哥”的正面事例让大家多少看到了一些希望,这是节目的初衷吗?
易中天:我们希望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不是从技术层面,而是从心理、思维方式和观点上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根本的是靠制度,不是靠大家的呼吁。拿地沟油来说,人家国外为什么没有?一是因为罚得很重,更重要的是政府收购的价格更高,然后用于加工燃料,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没人愿意冒这么大风险造假。
中国青年报:节目嘉宾们对你的评价是:一张刻薄的嘴,一颗慈悲的心,《一起聊聊》沿袭了机智幽默的“易”家之言。你自己觉得“易”家之言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易中天:接地气,说人话,提建议,但不做结论,只提供选择,生活很残酷,必须把这残酷告诉大家。
中国青年报:有一个强烈感觉,你在节目里说的都是大实话,比如对年轻人的忠告:背水一战也有被淹死的,置于死地也不一定后生;再比如劝导见义勇为青年“在爱全人类之前,先爱自己的妈妈。在爱妈妈之前,先爱自己”,这样的劝导是不是有些“非传统”?
易中天:自己肚子都吃不饱,还要去解放全人类,我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那样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很和谐了。
中国青年报:除了央视综合频道最近推出的“主持人时间带”七档节目,从不同视角介入当下社会生活,其他一些省级台的电视节目也在往民生上靠。像这样追求文化内涵的解读式访谈,放在晚上11点半播出,是不是出于收视率方面的考虑?
易中天:放在这么晚播收视压力自然小一点,这类谈话节目如果放在10点半档,和那些综艺节目、电视剧拼更没收视率了,娱乐节目我们肯定是拼不过的。我们最好的两期节目上两周刚被“假易中天”打败了,那两期播出的时候正好赶上湖南卫视《百变大咖秀》一个总决赛一个狂欢夜,里面不是有个大张伟在学我吗,大家都去看那个假的去了,把我们收视率全抢走了。
中国青年报:你相信收视率这个评价标准吗?
易中天:如果所有电视机上都安装机顶盒,那我就相信收视率了。当年《百家讲坛》收视率一直很低,但影响力大,那时作为节目评价标准的“绿色收视率”是一个加入了影响力、美誉度等因素的综合指标,单看收视率肯定是不科学的。我知道很多观众都爱看纪录片,但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收视率样本户60%都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中国青年报:那压力之下《一起聊聊》是不是也得适当考虑娱乐一把?大家看到除了给大家讲道理、说故事,你还在节目里和00后一起唱二人转扭秧歌、秀歌喉。
易中天:我不看娱乐节目,但我不反对娱乐精神。14亿人口的一个大国,不可能要求所有观众都是一个口味,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必须坚持自己的东西,有没有人看都要坚持。我们可以适当让步,但不会妥协。我的态度是:有娱乐精神即可,但不要娱乐化。
中国青年报:你怎么看现在的娱乐节目泛滥荧屏?
易中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进步就是多样性,一个正常的传媒环境应该什么都得有,但你到森林里去看,那肯定是草比树多多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