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灵的智慧 —《传习录》感悟(六)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的功夫,也不过是尽我心的良知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聪明或愚钝,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只不过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一点罢了。即使心性愚鲁的人,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成一件事,而自己不怕吃苦,不怕耐劳,下定决心,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一样能做成那件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天资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由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后反而变成一事无成。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天分,但个人的素质要靠自己去提高,一个人的努力能将一个普通的人变为天才。
谈到曾国藩,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当年率军镇压太平天国,以显赫的军功,被清朝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谥为“文正”。
曾国藩一生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功夫和学问,躬行践履,在治军、治家、修身、养性上都颇有建树。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盗贼来到他家,发现曾国藩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躲在窗户边,想等他睡觉后再下手。
但曾国藩把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背下来。而盗贼虽然只是隔着窗户听曾国藩读书,可是那么几遍下来,他就在心中把它记下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笨,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终于,盗贼实在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书会有什么出息!”然后将自己早已听熟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忿然离去。
盗贼的天分确实很高,听人家朗读了几遍文章便能背诵,而且勇气可嘉,看到别人如此“不成器”,敢于勃然大怒,不顾自己盗贼的身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当场教训别人,还要给人家演示一番背书的本事,可谓“智勇双全”。然而他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
可见,如果光有天赋,而没有加上自己的勤奋,一个人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伤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聪慧异常,能作很好的诗。乡里人对此很惊奇,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对其出众的天赋赞不绝口,并赠予些礼物。仲永的父亲满足于这种肤浅的赞美及那些蝇头小利,于是整天带着儿子到处去应酬。
生来天赋很高的仲永长到20多岁时,有人再前去探访昔日的“神童”,请他再作诗时,却发现他已“泯然众人矣”,已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
马上去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笃实一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有的人在一生中有很多理想,抱负很大,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只得在那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看似忙忙碌碌,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人就是因为“知而不能行”的缘故。那么什么才算是知而能行乃至知行合一的境界呢?
与理论认识相比起来,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十分重要。所谓“非行无以成”,任何一件事要想做成功,都要付诸于行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哪怕你有再远大的理想,再出色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欠缺的也许是行动的能力。如果有了充足的行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提高了。无论是任何学问或技艺,要想做成它,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有人向一位哲人请教,问他获得成功的的要点是什么。他这样回答:“行动。”问第二个、第三个要点是什么,他的回答仍然是:“行动,行动!”
可以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
一个画家突然从朋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三年后,画家又回来了,原来他去了西藏,蛰伏三年,领略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胸中藏有万千景物,画技大进。
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责怪他去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一声。画家却淡淡一笑:“我想去就去了,如果让你们都知道,万一听了你们七嘴八舌的劝告,第二天可能就不想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中认定的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否则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有了种种顾虑后,自己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可能取消初衷。
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拥有再大的理想,如果不在行动中去实现它,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你想去游历天下,与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如拿出勇气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去追求它,锲而不舍,哪怕是凭借一根拐杖、一个饭钵,一路讨饭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从小就读到过这样一则古代故事。
说的是四川某个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准备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南海在浙江的普陀山,路途十分遥远。
富和尚问:“你依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道:“我准备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多年来,我一直想买一条船去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就凭借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够去呢?!”
在他看来,穷和尚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一路乞讨,步行去南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拜佛教圣地回来了,把自己此行的见闻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面色通红,惭愧不已。
从四川的边远地区到浙江的南海,路途不知有几千里远,资产雄厚、拥有那时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富和尚都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碗、一路化缘就完成了南海之旅,说明了要做成一件事,外在环境并不是关键条件,前提在于我们能否马上采取行动,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阻碍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与妥协。只要肯下功夫去做,那么难事也会变为容易了。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全集•教条示龙场诸生》
大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学成的。
王阳明指出,立定一个具体的志向,是成就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即使象是那些木工、书法、弈棋等工匠技艺,也要专心致志去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现在的人们荒废学业,精神懈怠消沉,整天嬉戏享乐,任由时间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这都是由于没有立定一个志向的原因。所以立志成为一个圣人,就会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圣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圣人;如果立志成为一个贤人,就会因此去探求贤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贤人;如果没有什么志向的话,就会象没有舵的船只,没有缰绳的奔马,飘荡放纵,没有一个方向,到底要跑到何处去呢。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潜能十分巨大,每个人本来都可能做出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一番事业,但由于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志向,大多数人都没能把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而是让它默默地沉睡于身中,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所以,要做成一番事业,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他的决心来决定的。
《传习录》上有一个例子。
萧惠向老师请教佛老之学的精妙处。王阳明说:“我和你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你不肯问我所感悟到的,却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认错,向老师请教圣人之学。王阳明说:“现在你只是做表面工夫,为敷衍而学。等你真有了一个为圣人的心之后,我再和你讲也为时不晚。”
萧惠再三地请教。王阳明说:“我已经一句话就给你说尽了,而你还没有明白!”
在王阳明看来,要想达到圣人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要先有一个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心。
只有先立定这个志向,其他的一切就好说了。
浙江永康有一个叫周莹的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地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
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周莹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
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已没有什么再可教他。周莹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
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
周莹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
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禁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而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
受到这番别出心裁的启发式教育,周莹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件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看你的决心怎样。有了决心,你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成功的方法,这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但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立志的重要,不过这个志却不是讲立就能立起来的。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往往无论怎样表决心,对自己发誓,对别人发誓,刚开始激情澎湃,挺有干劲的,但不知什么时候之后,往往又会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下了决心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却因自己的意志脆弱而又重复同样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王阳明作为一位洞悉了心灵奥秘的心学大师,他对于立志又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他对学生们说,如果做好事,就能使父母更爱自己,兄弟高兴,乡亲邻里相信尊敬自己,自己又何苦不做好事当君子呢?相反,假使做那些不良行为使父母发怒,兄弟怨恨,邻里乡亲鄙视厌恶自己,又何苦去做坏事当小人呢?大家想到这里,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说立志是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所说的立志,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要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转变才能实现的。
上一案例:上一篇:发现心灵的智慧 —— 《传习录》感悟(三)
下一案例:下一篇:心火传来,五月花开 —《传习录》二期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