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0-24
    朱熹读书除了强调用心和熟读成诵外,还倡导循序而精致和学原于思。循序而精致即是循序渐进;学原于思即是精于思考。 先谈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法,莫贵于循序而精致。循序渐...
    日期:2017-10-24
    提起齐威王,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如,邹忌讽谏齐魏比宝田忌赛马门庭若市等典故,都与齐威王有关。他在位三十多年,视人才为国之宝,以得人为政之要,先...
    日期:2017-10-24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1》 注释: 1. 说:通乐,快乐。 2. 朋: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称为朋...
    日期:2017-10-24
    自由作为人生存的动机或目的,在人们的意识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驱动或吸引着人类的前进,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自由为何? 自由的词源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由一词实际源自隋文帝...
    日期:2017-10-2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难点。为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日,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广东省社科联《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儒...
    日期:2017-10-24
    纵观古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善于读书。现今通讯发达,信息灵便,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读书空间,古人却没有这样的便利,因此好的读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思、问、习。...
    日期:2017-10-24
    对于国学的学习与研究,现在已经较为喧闹了。从官方到黎民百姓、从高等学府到民间协会,对祖宗文化与文明的认知逐渐恢复过来了。但现在说起这些家底来,整个局面却是如此的躁...
    日期:2017-10-24
    《论语宪问》: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试图拿道义法则来规范别人。孔子揶揄道:赐呀,你就那么好吗?要叫我呀,可没有这闲工夫。 钱穆先生曾在《论语...
    日期:2017-10-24
    伟见论语课 《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在《论语》里,朋友主要就是在德行与学识上有共同旨趣的人。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朋友对于人的成长与心灵的慰藉很重要。我们...
    日期:2017-10-24
    百家经典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