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素心“两安”行 — 广鉴学院红色之旅
火红的七月,当东海之滨的上海经受着一年一度持续日均35度以上初伏的严峻考验时,年轻朝气的广鉴团队迎接了另一场考验——赤日炎炎中开展“回长安梦唐,赴延安悟党,聚广鉴气魂”的户外团建之旅。五天内,二十八名成员怀一颗虔诚问道的素简之心,足踏三秦大地,瞻仰古都西安感受华夏昔日辉煌,拜谒圣地延安汲取导师精神营养,交流心得,畅谈理想,圆满完成了与那当空烈日交相辉印的“红色之旅”。
2017年7月27日清晨6:00时许,初伏的骄阳已经开始炙烤着大地,据天气预报显示:大上海当日的气温将逼近42度,又是一个高温天!虽然离正午的毒日头还很远,曙光却分外刺眼。按照7:30时到达的前期约定,广鉴28名员工,或结伴、或小组,或独自一人从大上海的各个角落陆续抵达了气度不凡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掐指算来,从2011年广鉴不足十人的创始团队登临泰山初始发愿,今年的户外团建已是第七回。七年之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的团队,新的路线,在check-in, 托运、安检、候机各个环节,队员们三五成群相跟相随,张张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长安梦唐”的西安行,和“赴延安悟党”的延安行的“两安”之旅便在这阵阵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它的大幕。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机行程,团队到达了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咸阳机场。驱车古都,当地导游将中餐和团建的第一站都安排在了被誉为“皇家寺庙”的法门寺。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中外驰名,寺庙浓郁的佛教氛围、深厚的佛教文化让广鉴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肃然起敬。在寺庙专业导游和同为居士的张导游的带领下,团队依次参观了法门寺的珍宝馆、唐代地宫塔、佛舍利塔和佛光大道。
每到一处,张导不单讲解了法器、佛舍利、佛像的来龙去脉和独特价值,还向团队介绍了参观佛门的基本礼仪,身为居士的自我心得,给团队上了一堂生动的佛学普及课。佛舍利神奇的传说、法门寺肃穆的氛围让每位成员有穿越时空的恍惚感觉,首站法门寺之行让广鉴团队见证了佛教的灵性,感受了信仰之力量,同时也净化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都说西安热如火炉,气温高达40多度,但我们却是一个幸运的团队,早晨起来首先感受到的是凉爽的天气,这很是让人精神抖擞!早上8:30时我们准时集合,从西安金花大酒店出发,乘坐大巴车,一路欢声笑语,向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前行!这个看似普通的大巴车成了团队一个同心同德的家,而我们正是这个家的主人们。
我们的“移动小窝”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今天团建的第一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让人开心的是,天公作美,空中飘起了蒙蒙的细雨,显的很有诗意。我们一行人相互撑着伞,怀着好奇又激动的心跟随着导游前行。
未来参观之前,相像中的兵马俑是土的颜色,相对比较完整,其实不然。经过小魏导游的细心讲解之后,我的心中逐渐充满了无比的敬畏:首先是颜色。兵马俑埋藏在地下或者刚出土的时候是带有颜色的,黑色的眼睛、白色的牙齿、红色的嘴唇等,跟真实的人很像。由于在出土后迅速氧化的缘故,才成了如今我们眼中所看到的那样;第二是碎片,现在能看到的完整兵马俑都是考古学家一片一片拼接起来的碎片,这个过程十分的困难;第三是人为破坏。据导游说,兵马俑火烧的痕迹是人为的,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是目前推测最大的嫌疑人是项羽。
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墓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探测又先后发现了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呈凹字形,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参观完令人肃然起敬的兵马俑,我们品尝了当地风味的自助餐,别有一番特色,特别是当地的油泼辣子,尤其给力!餐后,大家再次集合在我们的“移动小窝”中,赶往下一个圣地——大慈恩寺。赫赫有名的大雁塔就在此寺中矗立了千年之久!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对大雁塔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共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公元1604年明朝时期,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又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如今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
唐僧玄奘取经的经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他历经17年之久,行程5万多里,经过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657部。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的取经过程令人肃然起敬,玄奘的决心与毅力令人赞叹。
参观完大慈恩寺,已经18:00时了,我们走路去了大雁塔附近的“秦风楼”。“秦风楼”古色古香,是张广义老师和陈慧老师的西安同学宴请大家的事先安排。主人带来几位好友,主客双方聊得不亦乐乎,我们真实地感受了北方人的热情好客。美好而充实的一天转眼就过去了。我想大家一定会因为它的特殊意义而铭记这一天的。
早上 8:30,大部队准时在酒店一楼大堂集结,今天的目的地是: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
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车窗外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而车内热闹非凡,有“大侠队”队长陈红霞老师组织的歌曲接龙比赛正在欢乐进行中,接不上来的队伍要唱红歌,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一展歌喉。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延安。
前期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延安是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 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 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老一辈革命家在延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让延安成为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我们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晚餐过后,大家共同观赏了大型情景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这是一部真实反映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保育院历史缩影的舞台作品,它高远立意,是又一部与延安相关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红色文化新作。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以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其历史故事及其亲历者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挖掘,集中展现了延安保育院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时期的生动景象。
整个舞剧历时 1个半小时,分为四幕:回家、成长、转移和东渡,分别表现了孩子们到达陕北、在保育院健康快乐的成长,随部队转战陕北以及东渡黄河,走向新中国的过程。剧中毛泽东给他们的题词“要学习、要玩耍”作为舞台背景,孩子们和工作人员玩着各种游戏、学习识字、参与大生产。突然,他们接到紧急情报,必须转移。由于保育院人力有限,不能带走所有的孩子,保育院院长的女儿主动要求留在老乡家中,为其他孩子留出名额。后来,老乡又为了保护这个女孩而牺牲。在东渡篇中,黄河水的波涛汹涌,保育院院长为了救落水孩子而牺牲。
《延安保育院》
该剧通过对这些真实故事的提炼,在人性、亲情与大爱之中,立体地展现延安保育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意义。为了革命的下一代,也为了告慰烈士的英灵,革命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通过保育院孩子和革命战士之间生动感人、鱼水交融的情感,呈现了时代进程中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
《延安保育院》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更让我们感受到它承载的伟大现实意义。爱护国家的下一代,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清晨,一束阳光打破了沉寂,一份美美的早餐带来了新的活力。
今天是在延安的第二天,昨天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的故居,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艰辛才炼就了一代伟人们钢铁般的意志。
延安,革命的圣地,在这里不仅有伟大的毛泽东、还有了不起的习近平总书记。
八点我们准时登上了前往梁家河的班车,这是习总书记曾经下乡的地方。今日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90周年,在前往梁家河的班车上,我们边看阅兵仪式,边期待着那个不同凡响的目的地。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很快从延安市区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知青旧址。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村村民委员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的十六字批语。梁家河村史馆也在院内,这里原是梁家河小学旧址,现在条件相对好了,学校搬到了县里。村史馆展出了梁家河人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
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总书记当年插队的知青旧居,参观了1970年习书记亲手和乡亲们一同修建的知青窑洞,还观看了他当年效仿四川省绵阳地区在陕西省修建的第一口沼气池。在总书记居住四年的故居内,总书记看过的书、听过的收音机、用过的煤油灯、睡过的炕都静静地照原样摆放着,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导游讲述的故事让人动容:1975年10月7日,习总书记被推荐去北京上清华大学,行前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男女老少排起了长长的队送他,一送就是十多里,大家还依依不舍。十几个年轻人硬是挤上了一辆拖拉机,把他送到延川县城。晚上又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那一夜他们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习总书记带着社员们一起去照相馆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天变得有些炎热起来,11点30在“梁家小院”用餐后,我们返回了延安市区。稍作调整后,开始了本次红色之旅的重头戏——广鉴文化总结大会。大会分四大板块:一、部门领导经验分享;二、个人红色之旅感想;三、继往开来展望,四、“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讲座。
下午两点半会议准时开始,广鉴学院创始人张广义老师主持发言:学院坚持“思路决定出路”的指导方针,“思路”从何而来?需要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地走出去,这正是本次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在延安交流红色之旅的所思所想将为今后的工作的带来更多的收获。
广鉴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市长》杂志总编、思本天道创始人戴明朝从组织的角度谈到一个组织想要长久需具备的三要素:1.树立好旗帜、不忘初心;2.有精神支撑;3.要坚强、不畏艰辛。他期望大家:好读书、多读书,严格自律,懂得补位和协同作战。
高级经理联谊会副秘书长陈红霞老师结合招生工作分享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她提出:工作要用一颗心去服务身边的教授(人力资源)、学员(人脉)和同事(伙伴);她还提出了一个“不”(不要骗自己)的告诫。
国学联谊会秘书长孟宪文老师出口惊人:他先用“十大罪状”开展了自我批评(熬不住、学不进、死方法、没活力、太固执、太苛刻、变懒惰、压力大、学习力);然后分享了对团队建设和带新人、坚持等的个人感悟。
围绕团队建设话题,高级经理联谊会秘书长、广鉴学院项目主管张雨老师将多年一线实战的管理经验和宝贵的职场生存法则分列“我、团队、文化”,“问题就是机会”八大主题,以浓缩的13张PPT的形式向整个广鉴团队合盘托出,同事们对主管的慷慨分享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智慧报以热烈的掌声!
台下掌声不断,主持人张广义老师借势利导,将会议推向高潮:“七大墙壁上,毛主席手书‘同心同德’四个大字; 孔子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千年古训,这说的正是团队建设的精髓啊!”
广鉴学院财务陈慧老师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了广鉴文化在财务上的表现,她详实的数据让大家明晰了肩上的重担和今后努力的着力点。
广鉴学院创始人之一、上海一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之鹏老师有梦想、有抱负,更有眼光。他投身教育20余年,一直在为企业家服务。他信心满怀地表示:立志将上海一实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打造为国内领先的产学研和互联网平台!
李骏友老师谈到了自己这两年从精神面貌到生活习惯的改变,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有要求的人,他要求自己在面对未来的困难时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由于时间缘故,几位同事未做分享,团建最后压轴的是由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教授主讲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安教授从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和主要内容,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三方面向大家全方位展开了一幅延安精神的立体画卷。他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地道浓郁的陕北方言和雄辩滔滔的语流语速让久居都市的广鉴人第一次体味了西北说书的淋漓酣畅!广鉴人掌声如潮!
讲座尾声,安教授对延安精神的总结有如那强悍又温暖的黄河之水,在每一位广鉴人心头激荡起责任,豪情,和久违的梦想!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急切切的呼唤;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响铮铮的答案。
广鉴学院主要从事的是领导力教育方面的培训,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什么是影响力?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作为领导人要看得比别人准、看的比别人远。毛泽东、习近平两位伟人为国家制定方针,为人民指引路线,他们是真正的领导人,不只是舵手。广鉴学院要发展,也该如此,需高瞻远瞩,而不是按部就班;需突破创新,而不能满足于现状!
归去来兮
陕西古城咸阳接待了上海的客人,离开时我们将向圣地延安挥挥手了。赶赴机场的途中,几位昨天没能参加活动的同事补做了分享;根据戴博士的强烈推荐,在这夹缝的时间内,团队还绕道延安新城展望了延安的美好未来。
按照行程安排,从西安到延安的红色之旅只缺一个壶口瀑布了,但广鉴人心中并无遗憾:虽未能一睹壶口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秦川大地的千里涛声已在每一位广鉴人的心中轰鸣响彻!红色之旅已告结束,黄浦江畔“让传统惠泽未来”的广鉴使命似在声声召唤......归去吧,创新河水清且汤;归去吧,延河观罢战“海棠”!
法门古寺
2017年7月27日清晨6:00时许,初伏的骄阳已经开始炙烤着大地,据天气预报显示:大上海当日的气温将逼近42度,又是一个高温天!虽然离正午的毒日头还很远,曙光却分外刺眼。按照7:30时到达的前期约定,广鉴28名员工,或结伴、或小组,或独自一人从大上海的各个角落陆续抵达了气度不凡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掐指算来,从2011年广鉴不足十人的创始团队登临泰山初始发愿,今年的户外团建已是第七回。七年之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的团队,新的路线,在check-in, 托运、安检、候机各个环节,队员们三五成群相跟相随,张张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长安梦唐”的西安行,和“赴延安悟党”的延安行的“两安”之旅便在这阵阵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它的大幕。
预热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机行程,团队到达了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咸阳机场。驱车古都,当地导游将中餐和团建的第一站都安排在了被誉为“皇家寺庙”的法门寺。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中外驰名,寺庙浓郁的佛教氛围、深厚的佛教文化让广鉴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肃然起敬。在寺庙专业导游和同为居士的张导游的带领下,团队依次参观了法门寺的珍宝馆、唐代地宫塔、佛舍利塔和佛光大道。
每到一处,张导不单讲解了法器、佛舍利、佛像的来龙去脉和独特价值,还向团队介绍了参观佛门的基本礼仪,身为居士的自我心得,给团队上了一堂生动的佛学普及课。佛舍利神奇的传说、法门寺肃穆的氛围让每位成员有穿越时空的恍惚感觉,首站法门寺之行让广鉴团队见证了佛教的灵性,感受了信仰之力量,同时也净化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兵马俑 大雁塔
都说西安热如火炉,气温高达40多度,但我们却是一个幸运的团队,早晨起来首先感受到的是凉爽的天气,这很是让人精神抖擞!早上8:30时我们准时集合,从西安金花大酒店出发,乘坐大巴车,一路欢声笑语,向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前行!这个看似普通的大巴车成了团队一个同心同德的家,而我们正是这个家的主人们。
我们的“移动小窝”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今天团建的第一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让人开心的是,天公作美,空中飘起了蒙蒙的细雨,显的很有诗意。我们一行人相互撑着伞,怀着好奇又激动的心跟随着导游前行。
未来参观之前,相像中的兵马俑是土的颜色,相对比较完整,其实不然。经过小魏导游的细心讲解之后,我的心中逐渐充满了无比的敬畏:首先是颜色。兵马俑埋藏在地下或者刚出土的时候是带有颜色的,黑色的眼睛、白色的牙齿、红色的嘴唇等,跟真实的人很像。由于在出土后迅速氧化的缘故,才成了如今我们眼中所看到的那样;第二是碎片,现在能看到的完整兵马俑都是考古学家一片一片拼接起来的碎片,这个过程十分的困难;第三是人为破坏。据导游说,兵马俑火烧的痕迹是人为的,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是目前推测最大的嫌疑人是项羽。
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墓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探测又先后发现了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呈凹字形,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参观完令人肃然起敬的兵马俑,我们品尝了当地风味的自助餐,别有一番特色,特别是当地的油泼辣子,尤其给力!餐后,大家再次集合在我们的“移动小窝”中,赶往下一个圣地——大慈恩寺。赫赫有名的大雁塔就在此寺中矗立了千年之久!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对大雁塔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共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公元1604年明朝时期,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又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如今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
唐僧玄奘取经的经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他历经17年之久,行程5万多里,经过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657部。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的取经过程令人肃然起敬,玄奘的决心与毅力令人赞叹。
参观完大慈恩寺,已经18:00时了,我们走路去了大雁塔附近的“秦风楼”。“秦风楼”古色古香,是张广义老师和陈慧老师的西安同学宴请大家的事先安排。主人带来几位好友,主客双方聊得不亦乐乎,我们真实地感受了北方人的热情好客。美好而充实的一天转眼就过去了。我想大家一定会因为它的特殊意义而铭记这一天的。
宝塔山下
早上 8:30,大部队准时在酒店一楼大堂集结,今天的目的地是: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
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车窗外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而车内热闹非凡,有“大侠队”队长陈红霞老师组织的歌曲接龙比赛正在欢乐进行中,接不上来的队伍要唱红歌,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一展歌喉。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延安。
前期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延安是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 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 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老一辈革命家在延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让延安成为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宝塔山下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我们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杨家岭革命旧址合影
精彩瞬间
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枣园,曾有多位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居住工作过。踏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小路上,迎面吹来几许凉风,充满了泥土的清香。我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等历史遗迹,这些曾凝聚一代伟人思想的地方,依然肃穆可敬;如同院子里那一棵棵绿莹莹的枣树,苍翠欲滴,意蕴绵长。绿荫深处,那一排排、一座座带着围院的窑洞,曾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的居所。凝视这些简陋的木门、窗棂、简单的家具和空荡的藤椅,那些峥嵘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枣园合影
晚餐过后,大家共同观赏了大型情景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这是一部真实反映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保育院历史缩影的舞台作品,它高远立意,是又一部与延安相关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红色文化新作。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以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其历史故事及其亲历者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挖掘,集中展现了延安保育院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时期的生动景象。
整个舞剧历时 1个半小时,分为四幕:回家、成长、转移和东渡,分别表现了孩子们到达陕北、在保育院健康快乐的成长,随部队转战陕北以及东渡黄河,走向新中国的过程。剧中毛泽东给他们的题词“要学习、要玩耍”作为舞台背景,孩子们和工作人员玩着各种游戏、学习识字、参与大生产。突然,他们接到紧急情报,必须转移。由于保育院人力有限,不能带走所有的孩子,保育院院长的女儿主动要求留在老乡家中,为其他孩子留出名额。后来,老乡又为了保护这个女孩而牺牲。在东渡篇中,黄河水的波涛汹涌,保育院院长为了救落水孩子而牺牲。
《延安保育院》
该剧通过对这些真实故事的提炼,在人性、亲情与大爱之中,立体地展现延安保育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意义。为了革命的下一代,也为了告慰烈士的英灵,革命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通过保育院孩子和革命战士之间生动感人、鱼水交融的情感,呈现了时代进程中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
《延安保育院》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更让我们感受到它承载的伟大现实意义。爱护国家的下一代,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梁家河
清晨,一束阳光打破了沉寂,一份美美的早餐带来了新的活力。
今天是在延安的第二天,昨天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的故居,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艰辛才炼就了一代伟人们钢铁般的意志。
延安,革命的圣地,在这里不仅有伟大的毛泽东、还有了不起的习近平总书记。
八点我们准时登上了前往梁家河的班车,这是习总书记曾经下乡的地方。今日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90周年,在前往梁家河的班车上,我们边看阅兵仪式,边期待着那个不同凡响的目的地。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很快从延安市区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知青旧址。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村村民委员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的十六字批语。梁家河村史馆也在院内,这里原是梁家河小学旧址,现在条件相对好了,学校搬到了县里。村史馆展出了梁家河人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
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总书记当年插队的知青旧居,参观了1970年习书记亲手和乡亲们一同修建的知青窑洞,还观看了他当年效仿四川省绵阳地区在陕西省修建的第一口沼气池。在总书记居住四年的故居内,总书记看过的书、听过的收音机、用过的煤油灯、睡过的炕都静静地照原样摆放着,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导游讲述的故事让人动容:1975年10月7日,习总书记被推荐去北京上清华大学,行前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男女老少排起了长长的队送他,一送就是十多里,大家还依依不舍。十几个年轻人硬是挤上了一辆拖拉机,把他送到延川县城。晚上又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那一夜他们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习总书记带着社员们一起去照相馆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天变得有些炎热起来,11点30在“梁家小院”用餐后,我们返回了延安市区。稍作调整后,开始了本次红色之旅的重头戏——广鉴文化总结大会。大会分四大板块:一、部门领导经验分享;二、个人红色之旅感想;三、继往开来展望,四、“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讲座。
下午两点半会议准时开始,广鉴学院创始人张广义老师主持发言:学院坚持“思路决定出路”的指导方针,“思路”从何而来?需要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地走出去,这正是本次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在延安交流红色之旅的所思所想将为今后的工作的带来更多的收获。
广鉴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市长》杂志总编、思本天道创始人戴明朝从组织的角度谈到一个组织想要长久需具备的三要素:1.树立好旗帜、不忘初心;2.有精神支撑;3.要坚强、不畏艰辛。他期望大家:好读书、多读书,严格自律,懂得补位和协同作战。
高级经理联谊会副秘书长陈红霞老师结合招生工作分享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她提出:工作要用一颗心去服务身边的教授(人力资源)、学员(人脉)和同事(伙伴);她还提出了一个“不”(不要骗自己)的告诫。
国学联谊会秘书长孟宪文老师出口惊人:他先用“十大罪状”开展了自我批评(熬不住、学不进、死方法、没活力、太固执、太苛刻、变懒惰、压力大、学习力);然后分享了对团队建设和带新人、坚持等的个人感悟。
围绕团队建设话题,高级经理联谊会秘书长、广鉴学院项目主管张雨老师将多年一线实战的管理经验和宝贵的职场生存法则分列“我、团队、文化”,“问题就是机会”八大主题,以浓缩的13张PPT的形式向整个广鉴团队合盘托出,同事们对主管的慷慨分享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智慧报以热烈的掌声!
台下掌声不断,主持人张广义老师借势利导,将会议推向高潮:“七大墙壁上,毛主席手书‘同心同德’四个大字; 孔子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千年古训,这说的正是团队建设的精髓啊!”
广鉴学院财务陈慧老师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了广鉴文化在财务上的表现,她详实的数据让大家明晰了肩上的重担和今后努力的着力点。
广鉴学院创始人之一、上海一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之鹏老师有梦想、有抱负,更有眼光。他投身教育20余年,一直在为企业家服务。他信心满怀地表示:立志将上海一实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打造为国内领先的产学研和互联网平台!
欧战忠老师就如何加强班主任老师的学习能力和对老师考核办法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享。
李骏友老师谈到了自己这两年从精神面貌到生活习惯的改变,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有要求的人,他要求自己在面对未来的困难时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由于时间缘故,几位同事未做分享,团建最后压轴的是由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教授主讲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安教授从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和主要内容,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三方面向大家全方位展开了一幅延安精神的立体画卷。他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地道浓郁的陕北方言和雄辩滔滔的语流语速让久居都市的广鉴人第一次体味了西北说书的淋漓酣畅!广鉴人掌声如潮!
讲座尾声,安教授对延安精神的总结有如那强悍又温暖的黄河之水,在每一位广鉴人心头激荡起责任,豪情,和久违的梦想!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急切切的呼唤;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响铮铮的答案。
讲座完毕,广鉴学院创始院长、中国轨道交通权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孙章教授总结:
广鉴学院主要从事的是领导力教育方面的培训,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什么是影响力?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作为领导人要看得比别人准、看的比别人远。毛泽东、习近平两位伟人为国家制定方针,为人民指引路线,他们是真正的领导人,不只是舵手。广鉴学院要发展,也该如此,需高瞻远瞩,而不是按部就班;需突破创新,而不能满足于现状!
归去来兮
陕西古城咸阳接待了上海的客人,离开时我们将向圣地延安挥挥手了。赶赴机场的途中,几位昨天没能参加活动的同事补做了分享;根据戴博士的强烈推荐,在这夹缝的时间内,团队还绕道延安新城展望了延安的美好未来。
赶赴延安机场
凝望
延安的明天
黄土地的绽放
广鉴人留下深深的足迹
按照行程安排,从西安到延安的红色之旅只缺一个壶口瀑布了,但广鉴人心中并无遗憾:虽未能一睹壶口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秦川大地的千里涛声已在每一位广鉴人的心中轰鸣响彻!红色之旅已告结束,黄浦江畔“让传统惠泽未来”的广鉴使命似在声声召唤......归去吧,创新河水清且汤;归去吧,延河观罢战“海棠”!
挥手延安的云彩
人在旅途
不熄的火
上一案例:上一篇:给女儿的一封信
下一案例:下一篇:为什么中西文化不能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