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记《中西哲学与时代精神》第四期第四次课程
季羡林先生有一段描写燕园清塘的话,说,“每当夏月荷塘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悠。'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往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往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这清新恬然的文字,用来形容浦干湖心的小塘也着实是妥当的,半亩方鉴,一池青莲,微风拂过,倒影婆娑,2016年7月9日,广鉴学院《中西哲学与时代精神》第四期第四次课程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开始,此次课程主题是《宋明新儒学中的心学》,主讲王德峰教授。
“汝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见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了起来”,这则著名的山中花朵的对话,是阳明先生对“心外无物”的最好回答。心之发现是哲学的自觉,王教授说,人类自我认知成熟的标志正是此心之发现!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因为我们有一颗gemut的心,学哲学,关心宗教和艺术的原因都在于此,然此心并无科学证据,只能通过“体认”,学问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禅宗修行指向的也是心,心有“有限心”和“无限心”之分,有限心是知识和经验,无限心是在筹划未来。人的烦恼是由无限心产生,那么人如何安顿这颗无限心?如何解决人生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烦恼产生智慧。
宋明儒学的主题是拯救衰落的中国文化生命,目标是树立中国精神主体性。宋明新儒学的启蒙正是人的独立人格的启蒙,典型代表是王阳明,其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思想无不深刻影响着世人,直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大力倡导学习阳明心学,可见其意义重大。
德国是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此次课程,除了两个整天的学习之外,我们还特意安排了周六晚上在蓝堡啤酒屋的餐叙活动,应哲学三期曾班长的邀请,又恰逢哲学四期两位同学德国游学归来,再加上此次课程的时间安排,各种天时、地利,加上人和的因素,共同促成了此次聚会的圆满,大家一起喝德国啤酒,话德国故事,道德国哲学,议德国文化,论中德差异,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滑到了21点, 白天的课程加上晚上的交流,同学们在哲学的海洋里度过愉快的一天!
第二天的课程我们依然在9点准时开始,王教授指出,中国哲学修养的目标不是培养理性,而是对心的“存养与扩充”。如何存养和扩充心?目标在哪里?存养和扩充到与天一样大,与宇宙同体。
接着王教授又谈到心学中的诚意,慎独等内容。不管做什么事,诚意是根本,佛门里叫“发愿”,它是事上磨练的关键点。何谓慎独?不欺于暗室!慎独是人所不知处的功夫,如果只是在人所共知处用功,即是作伪。最后又联系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集大成——黑格尔哲学,从休谟问题,到康德的三条绝对命令,最后到黑格尔哲学的结论之一:实体即主体。我们此次两天的课程至此告一段落,余兴未尽,同学们已在期待下一次课程的到来,8月6-7日,让我们不见不散!
广鉴学院哲学系列其它课程预告:
2016年11月---2017年2月 六祖慧能《坛经》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最大成果,而《坛经》是其典型的代表作。
2017年4月----2017年7月 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
上一案例:上一篇:哲学四期之三(王德峰)
下一案例:下一篇:八月艳阳天,来广鉴哲学课堂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