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从《坛经》看禅宗的智慧
读慧能的《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一件让人心生喜悦(或可称为“法喜”?)的事情。笔者在此略谈《坛经》,不敢有“讲经说法”的想头,因为自知离禅宗所说的悟还很远,只是有一个跟读者诸君交流心得的愿望。有这个愿望,是因为笔者始终相信,《坛经》是每一个中国人必读的书,是我们中国人最好的人生教科书之一。
佛教宗派虽多,宗旨只是一个:教人成佛。成佛,听上去太高远,简直高不可攀,太不切实际。但禅宗告诉我们,我们原本都是佛,无需“成”也。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跟佛分开了,所以才有要“成佛”这样的事。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说法。
《景德传灯录》里有一则公案,说唐代有一僧,名慧海,去参谒马祖道一。马祖问:“到此何干?”慧海说:“来求佛法。”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放着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慧海问:“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答:“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慧海闻言,顿时开悟。马祖之答很妙。试想,既来求佛法(不是求钱财,也不是求官位),来求者本身,岂不正是那一个佛心?
禅宗讲我们都是佛,这在当时开了中国思想的新生面。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大事情。既云“众生是佛”,意即众生在根本上平等。禅宗第六祖慧能是开此新生面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当年曾评说慧能:“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六祖坛经》是非常深刻的,是一部人民群众的佛经。”此评很到位,说出了慧能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本不识字的慧能,把学佛参禅的精神活动从少数文人圈子里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广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进行的修养。禅宗的许多话头,以后便逐渐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语言,例如,“本来面目”,“心心相印”,“口吐莲花”,“世法平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等等。
禅宗修行和其他宗派的修行,法门不同,但同样有三个大节目:戒、定、慧。因此,也是要从“戒”开始的。但自慧能起,禅宗的戒,有了特定的涵义,即“平等”二字。
《坛经》第三品(《疑问品》)中录有一首慧能教在家人如何修行的“无相颂”,开首一句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就是说,在家修行,并非一定要具戒如比丘,若从“心之平等”开始,即是戒了。这里立刻就显示出禅宗与别的宗派的不同。
在禅宗而言,守戒不是以欲望为敌人的那种自我强制性功夫,不是一种外在的努力,而是内心的功夫。戒律本用于止恶防非。恶、非之源,原不在欲望,而在心。要从源头上止恶防非。这源头上的功夫,就是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对待一切物。
当初梁武帝问禅宗初祖达摩:自己造了那么多庙,供养了那么多和尚,功德大不大?达摩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实无功德”。这回答让梁武帝很不解,也很不高兴,达摩原想度化梁武帝,终未能化成。那么,如何才算功德?慧能的回答简单明了:“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他的解释是:“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此话明白,但实践起来甚难,比戒荤、戒酒之类,不知难多少!我们可以细察自身,看看自己对于周遭相遇的形形色色之人,能否始终不生轻视之念?
这为什么难?以“人我别”故。我们都无限看重自己这个“我”,不断地拿“我”与他人做比较,若发现他人比自己低,则心生傲慢;若发现他人比自己高,则心生嫉妒。至于这嫉妒,其实还是源于对他人本有着轻视。起人我分别之心,是吾等凡夫之常态,无可惊怪。但若此分别心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出罪恶来,例如希特勒之轻视犹太人,终于做成滔天之大恶业,所以,慧能在《坛经》第一品(《行由品》)中有这样一句话:“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众生之间,确有千差万别,很多方面都平等不起来。智力有高低,性格有不同,出身有贵贱,男人与女人之间,则是性的区别,等等,等等,如何平等?比方说,女人能做的事,如生育,男人能做吗?故而禅宗讲的平等,是超出经验层面的事情,是专讲“人之所以是人”的共通之根的。此根,即是佛性。众生之间差别很大,但佛性本无差别。所以,没有一个人会是没有希望的。有的人犯了错,甚或犯了罪,他的佛性却还是在的,只因妄念之迷,造成了错、罪(慧能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故仍不可以轻视他。尽管为了社会生活的健康和秩序,必得要惩罚这样的人,限制这样的人,但即便在此种情况下,却依然不可轻视他。能否人人都做到这一点?难之又难!而这正是佛之为佛的慈悲之所在,是大慈悲。
关于这一点,再发挥几句:人在生活中没有不犯错的,故而,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或者,最要命的是,仅仅责人之错,而饰己之过。矛盾、烦恼皆由此出,如此展开,即因错生错,烦恼不断,终成罪业。业力之流转,即是前因后果,因果报应,接续无间,终成不可抵抗之命运。挣脱此命运,便是佛家所讲的“度”。如何度?依禅宗,只有靠我们本有的佛性。这叫“自性自度”。
虽说自性自度,却也需有“大善知识”(根器很好的先悟之人)的示导,或经过佛经经文的启发。常人的情况总如此。常人通常不会想到要“度”,必待烦恼积累到太多,乃至承受不了之时,才会想到。禅宗据此认为烦恼不是一件坏事。
《坛经》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烦恼即菩提。”妙哉斯言。试想,假如这世上本无烦恼,要智慧干什么?智慧又会在何处呢?智慧一定扎根在烦恼中。所以,佛家的态度是坦然承认烦恼,而不是拒绝它。烦恼其实正是生长智慧的资具。这就是超出烦恼与智慧之间的二元对立。此种超出,属“不二之法”。
《坛经》第一品提到当初在五祖弘忍大师处,有神秀和慧能各自所做的偈句。神秀的偈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偈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个偈句,境界之高下,一目了然。但还是要问,神秀偈句的毛病究竟出在哪里?弘忍对神秀说:“汝做此偈,未见本性,只在门外,未入门内”,为什么?
神秀的偈句表达了他对佛家修行的理解:要始终把我们的明镜之心与外部尘埃隔开。尘埃即尘世。在这种理解里,尘世是个消极的东西,修行就在于远离它,保持自己的心的纯洁。但是,有与尘世对峙的那个心吗?慧能说没有。在慧能看来,神秀的偈句着了相,既着了心相(明镜),也着了净相(隔绝尘埃),所以要针锋相对地说“本来无一物”。
尘世即众生。若修行就是不断擦除心上的灰尘,这就等于是说,要始终远离众生。然而,“我”就是众生之一员,众生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众生的罪过,也是“我”的罪过,如何分得开?即使“我”暂且没有罪过,也即尚未得病,但他人之病,“我”是完全可能有的。这就是佛教的彻底处。佛教修行的入手处,是忏悔和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是接纳、包容众生之烦恼,而不是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菩提心,同时就是悲悯心。佛的智慧与大悲悯是统一的,所以慧能有这样的颂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已可看到神秀偈句的问题。
更进一层讲,神秀偈句所云“明镜”与“尘埃”,其实不是两个彼此对立着的不同的东西,而是同出一源,即,出于天下人本有的“真如之心”(或称“自本心”、“自本性”、“自性”、“实性”),是真如之心的两种状态。就像明与暗的关系,“暗”并不是一个不同于“明”的另外的东西,而就是“无明”。明来,无明退;无明来,明退。究竟是明退,还是无明退,全取决于我们的真如之心如何起用。如此说来,明镜是心,尘埃也是心。这世间万事万物,无论其好坏、善恶、智愚,都是我们的心,就看我们怎么“用心”。这使我们想到了《坛经》所记下的那场僧人之间关于“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论,当时慧能起身朗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言一出,“一众骇然”。众人真是非骇不可,因为这打破了惯常的逻辑思维。更可骇异者,如此说来,我们的心不同时就是宇宙万象嘛!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19世纪的尼采说“我就是太阳”,足使欧洲之众骇然。其实,中国的禅宗祖师早具此精神。
在安心立命这件事情上没有自信,是多数人的通病,如义玄禅师所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无别。”(《古尊宿语录》卷四)既然人人本具真如之心,真理何须外求?但也不是内求。是不必求,因为它是你本有的东西。向外求,是“骑驴觅驴”。向内求,是“骑驴不肯下”。这都是病。
说这些都是病,正与西方哲学大相径庭。西方哲学正是求的学问,要求真,求实体。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形成的传统,就是“求真理”的传统。苏格拉底说“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为至真至善者为理念,须由我们的灵魂去求,去回忆,因为理念高于灵魂,理念在彼岸。此岸彼岸一分,便有一个求的事情来了,然后就要寻找求的方法,于是就有种种认识论、方法论出来。这样的求,于文明发展上确有益处,即发展出一整套逻辑理论和科学体系。但这一切成果终与人心的提升无关,不是修行的活动,不足以形成民众的精神家园。欧洲人建筑精神家园的事,都交给了基督教。近代以来,又从基督教那里收回,仍交给理性,结果只是尼采所揭示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称之为无家可归状态。
佛家之妙,首在承诺虚无,世界非由实体构成。“缘起性空”四字即是此意。实体本空,万法(万事万物)均为“缘起”。故而,若是误将缘起当作实体,必生执着之心,妄念由此而生。妄念一生,真如之心就被遮蔽,种种烦恼、罪过随之而来。《坛经·坐禅品》有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这段话讲的正是禅宗修行的大原则,在禅宗修行上有体会的人,称此原则为:无需求真,但须去妄。
妄念均由法执(执着于外物)、我执(执着于自我)而生。所以去妄才是修行的根本。求真之心一起,不但不能去妄,反倒又生新妄,例如,执着于佛法、经文,便是新妄。这里可以看一个公案:
某僧问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希迁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希迁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希迁曰:“谁将生死与汝?”(《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面对某僧这三问,希迁均以反问应之,其实就是给了他三个话头,让他去参。学佛,不就是想要求解脱,求净土,求涅槃吗?这似乎理所当然。然而,解脱、净土、涅槃并非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去求的东西,它们全是对迷而设,因人说有。说解脱,是因为我们自缚;说净土,是因为我们自垢;说涅槃,是因为我们自己分别了生与死。自缚、自垢、自分生死,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所以,解脱、净土、涅槃三说,都是去妄的工夫,而不是求真的努力。
若以学佛为求真的活动,就会使之转为认知行为。这就不再是“学佛”了,而是成了“佛学”。佛学固应研究,于哲学思想上有益,但是终究与修行无涉。理论是口说,修行是心行。心行,即生命情感之实践。所以慧能这样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坛经·般若品》)参禅、顿悟,是生命实践,不是理论活动,是心灵的提升,不是头脑的训练。心灵的提升才是真实的受用。
但凡真实的受用,都无法付诸言说,这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宗之破文字执,并非以为佛经经文有过。文字有何过错?但若执了文字,却是过,因为那是依靠文字,向外求真,仍属外修。内修是修心,修心的证据在于能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去印证佛理。因此,笔者以为,在“无需求真,但须去妄”这八字后面,还可补上八个字:“一旦去妄,真在行中”。
总上而言,禅宗的修行,是修智慧,修智慧不是增知识,而是直指人心,即心即佛。禅宗因此称为“般若法门”。在此法门中修行,顿悟之时,悟者每每流泪,悲泣,因为这是灵魂的更新,情感的升华,心的自由。
禅宗是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它对宋、明新儒家影响极大,是宋明儒学开儒家新道统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无怪乎近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牟宗三会如此盛赞禅宗:“修行由禅宗的方式来修行是了不起的。无论大小乘都讲修行,无修行如何能成佛呢?但以禅宗的方式来修行是奇特而又奇特,真是开人间的耳目,此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出来,这不只是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此论当否?笔者在此不加评论,读者诸君自可思之。不过,有一点是没有问题的,禅宗的智慧早已成了中国民众智慧的一个基本方面。
读慧能的《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一件让人心生喜悦(或可称为“法喜”?)的事情。笔者在此略谈《坛经》,不敢有“讲经说法”的想头,因为自知离禅宗所说的悟还很远,只是有一个跟读者诸君交流心得的愿望。有这个愿望,是因为笔者始终相信,《坛经》是每一个中国人必读的书,是我们中国人最好的人生教科书之一。
佛教宗派虽多,宗旨只是一个:教人成佛。成佛,听上去太高远,简直高不可攀,太不切实际。但禅宗告诉我们,我们原本都是佛,无需“成”也。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跟佛分开了,所以才有要“成佛”这样的事。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说法。
《景德传灯录》里有一则公案,说唐代有一僧,名慧海,去参谒马祖道一。马祖问:“到此何干?”慧海说:“来求佛法。”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放着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慧海问:“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答:“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慧海闻言,顿时开悟。马祖之答很妙。试想,既来求佛法(不是求钱财,也不是求官位),来求者本身,岂不正是那一个佛心?
禅宗讲我们都是佛,这在当时开了中国思想的新生面。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大事情。既云“众生是佛”,意即众生在根本上平等。禅宗第六祖慧能是开此新生面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当年曾评说慧能:“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六祖坛经》是非常深刻的,是一部人民群众的佛经。”此评很到位,说出了慧能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本不识字的慧能,把学佛参禅的精神活动从少数文人圈子里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广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进行的修养。禅宗的许多话头,以后便逐渐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语言,例如,“本来面目”,“心心相印”,“口吐莲花”,“世法平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等等。
禅宗修行和其他宗派的修行,法门不同,但同样有三个大节目:戒、定、慧。因此,也是要从“戒”开始的。但自慧能起,禅宗的戒,有了特定的涵义,即“平等”二字。
《坛经》第三品(《疑问品》)中录有一首慧能教在家人如何修行的“无相颂”,开首一句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就是说,在家修行,并非一定要具戒如比丘,若从“心之平等”开始,即是戒了。这里立刻就显示出禅宗与别的宗派的不同。
在禅宗而言,守戒不是以欲望为敌人的那种自我强制性功夫,不是一种外在的努力,而是内心的功夫。戒律本用于止恶防非。恶、非之源,原不在欲望,而在心。要从源头上止恶防非。这源头上的功夫,就是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对待一切物。
当初梁武帝问禅宗初祖达摩:自己造了那么多庙,供养了那么多和尚,功德大不大?达摩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实无功德”。这回答让梁武帝很不解,也很不高兴,达摩原想度化梁武帝,终未能化成。那么,如何才算功德?慧能的回答简单明了:“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他的解释是:“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此话明白,但实践起来甚难,比戒荤、戒酒之类,不知难多少!我们可以细察自身,看看自己对于周遭相遇的形形色色之人,能否始终不生轻视之念?
这为什么难?以“人我别”故。我们都无限看重自己这个“我”,不断地拿“我”与他人做比较,若发现他人比自己低,则心生傲慢;若发现他人比自己高,则心生嫉妒。至于这嫉妒,其实还是源于对他人本有着轻视。起人我分别之心,是吾等凡夫之常态,无可惊怪。但若此分别心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出罪恶来,例如希特勒之轻视犹太人,终于做成滔天之大恶业,所以,慧能在《坛经》第一品(《行由品》)中有这样一句话:“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众生之间,确有千差万别,很多方面都平等不起来。智力有高低,性格有不同,出身有贵贱,男人与女人之间,则是性的区别,等等,等等,如何平等?比方说,女人能做的事,如生育,男人能做吗?故而禅宗讲的平等,是超出经验层面的事情,是专讲“人之所以是人”的共通之根的。此根,即是佛性。众生之间差别很大,但佛性本无差别。所以,没有一个人会是没有希望的。有的人犯了错,甚或犯了罪,他的佛性却还是在的,只因妄念之迷,造成了错、罪(慧能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故仍不可以轻视他。尽管为了社会生活的健康和秩序,必得要惩罚这样的人,限制这样的人,但即便在此种情况下,却依然不可轻视他。能否人人都做到这一点?难之又难!而这正是佛之为佛的慈悲之所在,是大慈悲。
关于这一点,再发挥几句:人在生活中没有不犯错的,故而,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或者,最要命的是,仅仅责人之错,而饰己之过。矛盾、烦恼皆由此出,如此展开,即因错生错,烦恼不断,终成罪业。业力之流转,即是前因后果,因果报应,接续无间,终成不可抵抗之命运。挣脱此命运,便是佛家所讲的“度”。如何度?依禅宗,只有靠我们本有的佛性。这叫“自性自度”。
虽说自性自度,却也需有“大善知识”(根器很好的先悟之人)的示导,或经过佛经经文的启发。常人的情况总如此。常人通常不会想到要“度”,必待烦恼积累到太多,乃至承受不了之时,才会想到。禅宗据此认为烦恼不是一件坏事。
《坛经》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烦恼即菩提。”妙哉斯言。试想,假如这世上本无烦恼,要智慧干什么?智慧又会在何处呢?智慧一定扎根在烦恼中。所以,佛家的态度是坦然承认烦恼,而不是拒绝它。烦恼其实正是生长智慧的资具。这就是超出烦恼与智慧之间的二元对立。此种超出,属“不二之法”。
《坛经》第一品提到当初在五祖弘忍大师处,有神秀和慧能各自所做的偈句。神秀的偈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偈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个偈句,境界之高下,一目了然。但还是要问,神秀偈句的毛病究竟出在哪里?弘忍对神秀说:“汝做此偈,未见本性,只在门外,未入门内”,为什么?
神秀的偈句表达了他对佛家修行的理解:要始终把我们的明镜之心与外部尘埃隔开。尘埃即尘世。在这种理解里,尘世是个消极的东西,修行就在于远离它,保持自己的心的纯洁。但是,有与尘世对峙的那个心吗?慧能说没有。在慧能看来,神秀的偈句着了相,既着了心相(明镜),也着了净相(隔绝尘埃),所以要针锋相对地说“本来无一物”。
尘世即众生。若修行就是不断擦除心上的灰尘,这就等于是说,要始终远离众生。然而,“我”就是众生之一员,众生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众生的罪过,也是“我”的罪过,如何分得开?即使“我”暂且没有罪过,也即尚未得病,但他人之病,“我”是完全可能有的。这就是佛教的彻底处。佛教修行的入手处,是忏悔和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是接纳、包容众生之烦恼,而不是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菩提心,同时就是悲悯心。佛的智慧与大悲悯是统一的,所以慧能有这样的颂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已可看到神秀偈句的问题。
更进一层讲,神秀偈句所云“明镜”与“尘埃”,其实不是两个彼此对立着的不同的东西,而是同出一源,即,出于天下人本有的“真如之心”(或称“自本心”、“自本性”、“自性”、“实性”),是真如之心的两种状态。就像明与暗的关系,“暗”并不是一个不同于“明”的另外的东西,而就是“无明”。明来,无明退;无明来,明退。究竟是明退,还是无明退,全取决于我们的真如之心如何起用。如此说来,明镜是心,尘埃也是心。这世间万事万物,无论其好坏、善恶、智愚,都是我们的心,就看我们怎么“用心”。这使我们想到了《坛经》所记下的那场僧人之间关于“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论,当时慧能起身朗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言一出,“一众骇然”。众人真是非骇不可,因为这打破了惯常的逻辑思维。更可骇异者,如此说来,我们的心不同时就是宇宙万象嘛!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19世纪的尼采说“我就是太阳”,足使欧洲之众骇然。其实,中国的禅宗祖师早具此精神。
在安心立命这件事情上没有自信,是多数人的通病,如义玄禅师所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无别。”(《古尊宿语录》卷四)既然人人本具真如之心,真理何须外求?但也不是内求。是不必求,因为它是你本有的东西。向外求,是“骑驴觅驴”。向内求,是“骑驴不肯下”。这都是病。
说这些都是病,正与西方哲学大相径庭。西方哲学正是求的学问,要求真,求实体。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形成的传统,就是“求真理”的传统。苏格拉底说“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为至真至善者为理念,须由我们的灵魂去求,去回忆,因为理念高于灵魂,理念在彼岸。此岸彼岸一分,便有一个求的事情来了,然后就要寻找求的方法,于是就有种种认识论、方法论出来。这样的求,于文明发展上确有益处,即发展出一整套逻辑理论和科学体系。但这一切成果终与人心的提升无关,不是修行的活动,不足以形成民众的精神家园。欧洲人建筑精神家园的事,都交给了基督教。近代以来,又从基督教那里收回,仍交给理性,结果只是尼采所揭示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称之为无家可归状态。
佛家之妙,首在承诺虚无,世界非由实体构成。“缘起性空”四字即是此意。实体本空,万法(万事万物)均为“缘起”。故而,若是误将缘起当作实体,必生执着之心,妄念由此而生。妄念一生,真如之心就被遮蔽,种种烦恼、罪过随之而来。《坛经·坐禅品》有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这段话讲的正是禅宗修行的大原则,在禅宗修行上有体会的人,称此原则为:无需求真,但须去妄。
妄念均由法执(执着于外物)、我执(执着于自我)而生。所以去妄才是修行的根本。求真之心一起,不但不能去妄,反倒又生新妄,例如,执着于佛法、经文,便是新妄。这里可以看一个公案:
某僧问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希迁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希迁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希迁曰:“谁将生死与汝?”(《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面对某僧这三问,希迁均以反问应之,其实就是给了他三个话头,让他去参。学佛,不就是想要求解脱,求净土,求涅槃吗?这似乎理所当然。然而,解脱、净土、涅槃并非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去求的东西,它们全是对迷而设,因人说有。说解脱,是因为我们自缚;说净土,是因为我们自垢;说涅槃,是因为我们自己分别了生与死。自缚、自垢、自分生死,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所以,解脱、净土、涅槃三说,都是去妄的工夫,而不是求真的努力。
若以学佛为求真的活动,就会使之转为认知行为。这就不再是“学佛”了,而是成了“佛学”。佛学固应研究,于哲学思想上有益,但是终究与修行无涉。理论是口说,修行是心行。心行,即生命情感之实践。所以慧能这样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坛经·般若品》)参禅、顿悟,是生命实践,不是理论活动,是心灵的提升,不是头脑的训练。心灵的提升才是真实的受用。
但凡真实的受用,都无法付诸言说,这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宗之破文字执,并非以为佛经经文有过。文字有何过错?但若执了文字,却是过,因为那是依靠文字,向外求真,仍属外修。内修是修心,修心的证据在于能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去印证佛理。因此,笔者以为,在“无需求真,但须去妄”这八字后面,还可补上八个字:“一旦去妄,真在行中”。
总上而言,禅宗的修行,是修智慧,修智慧不是增知识,而是直指人心,即心即佛。禅宗因此称为“般若法门”。在此法门中修行,顿悟之时,悟者每每流泪,悲泣,因为这是灵魂的更新,情感的升华,心的自由。
禅宗是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它对宋、明新儒家影响极大,是宋明儒学开儒家新道统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无怪乎近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牟宗三会如此盛赞禅宗:“修行由禅宗的方式来修行是了不起的。无论大小乘都讲修行,无修行如何能成佛呢?但以禅宗的方式来修行是奇特而又奇特,真是开人间的耳目,此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出来,这不只是中国人的智慧而且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此论当否?笔者在此不加评论,读者诸君自可思之。不过,有一点是没有问题的,禅宗的智慧早已成了中国民众智慧的一个基本方面。
上一案例:上一篇:王德峰: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下一案例:下一篇:王德峰:<中西哲学与时代精神>之精神的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