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八条目」中,「修身」位居第五,前面四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很明显都是个人学习有得及内在修为的部分。到了修身,其意为「修养言行」,就必须表现...
在《大学》的「八条目」中,「修身」位居第五,前面四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很明显都是个人学习有得及内在修为的部分。到了修身,其意为「修养言行」,就必须表现...
孔子是极善于从自然现象和事物中获得人生感悟的。如从山梁上的野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中感其审时,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中知其客观必然性...
百家经典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七章》 世上最久远的,最广大的,...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
近几十年,中国重新步入一个正常稳定的发展轨道,专注于修明内政,集中精力谋求发展,致使国家硬实力有了质的跃升,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也逐渐恢复。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
孟子中有一段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
古语云: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因此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信从造字结构...
夜来无事,翻读历代碑帖书法,偶得《赵文敏书道德经真迹》一册(1940年文明书局版)。除欣赏赵孟頫的书法艺术外,对《道德经》里有一句话,由于职业的敏感而有所感。《道德经》...